查看原文
其他

​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 丨“在党的旗帜下前进”征文作品选

山东武警 山东武警 2023-11-07
 



前  言

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,切实营造“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”的良好氛围,“山东武警”微信公众号将在“七一”前夕开展“在党的旗帜下前进”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征文活动,面向总队全体官兵、文职人员和军属征集相关作品。
今天为您推荐由武警济南支队选送的作品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》。




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




作者:赵学良   孙砥柱   景  珂



“六一农场”因1961年建场而得名,它地处济南黄河公路大桥以北20公里,是一个面积达1.35万亩的农林牧渔基地,武警济南支队执勤十五、十六中队就驻守在这里。建场初期,部队劳武结合,在农场屯垦戍守,经过近60年的建设发展,农场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


一代代官兵在这里接力奋进,他们扎根农场,与庄稼做伴,同杨柳为伍,以无私奉献接续坚守,用无悔青春书写忠诚,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以队为家、无私奉献、争创一流的“六一精神”。他们把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,用信念、忠诚、奉献和责任在“六一农场”这个“广袤的平原”上开辟出一块属于官兵的精神高地。



以信念创业

咬定黄土不放松


穿过茂密的柳树林,路在一条河沟处分了岔,其中一条道路通往执勤十五中队的驻地。车在水泥路的尽头停了下来,眼前的三层小楼带有明显的岁月痕迹,墙面在风雨的侵蚀下已经灰黄,但营院内迎风飘扬的国旗和楼顶悬挂的警徽依旧鲜艳夺目。


中队政治指导员高艺为指着营区北侧的破旧瓦房告诉我们:建队之初,营区周边全是荒地,老一代官兵们立下“愚公移山志”,自己动手搞建设。营院里的石桌、石凳、石刻、雕塑,都是战士们自己用大石头一钎一钎雕凿出来的。



咬定黄土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在一茬茬官兵的努力下,营区有了新气象。他们开垦荒地十余亩,砌营房、挖鱼塘、辟菜园、植绿树,使荒烟蔓草的盐碱地变成了绿树成荫的“开心农场”。


地可以贫瘠,人不能穷志。这一信念支撑着一代代官兵在农场落地扎根。偏远的环境孕育了官兵淳朴豁达的品格,艰辛的创业历程磨炼了官兵顽强拼搏的作风,更让官兵以主人翁的姿态,从内心深处融入“六一”,爱上中队。



以忠诚立业

麦场高处望云开


沿着河沟处的分岔口走向另一条小路,到了尽头便是执勤十六中队的营房。在营区南侧的训练场地上,障碍、攀登、擒敌等训练设施一应俱全。中队长韩彬告诉我们,这片训练场原本是一片荒地,经过一代代官兵不断开拓、建设、修缮,才有了现在的模样。



吃苦不言苦,精益求精风雨无阻;苦干不苦熬,开拓创新百折不挠。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,官兵们就在这里练体能、强技能、训战术、研战法不断提升打赢本领。


执勤上岗,官兵们队列整齐、精神昂扬,成为农场一道靓丽的风景;操课训练,官兵们把口号喊得震天响,驻地的老百姓听到官兵们的口号声,心里都感到踏实。在驻地群众眼中,中队官兵就是这片广袤农场的“守护神”,而在战士的心里,他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。



以奉献敬业

不要人夸好颜色


每天早晨5点钟,执勤十五中队炊事班长徐城昌都会准时来到菜地,进行浇水,然后便对照当天的食谱进行收菜。在中队的8年时间,他洒下的汗水早已浸透了菜地的每一寸土地 。


众所周知,在这片盐碱地上种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,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,但并没有打消徐城昌种菜的信心。他永远也忘不了上一任炊事班长手把手教他抹田埂的那些日子。最终,不负众望的他不但将这方菜地种的满满当当,还让方圆十里的人们也都知道,这里的菜长得最好,每逢收获都会送一些给周边留守的老人们。



在困难中奋进、在岗位中践行、在吃苦中锻炼、在寂寞中奉献。中队平时一些设施损坏,都是官兵们自己动手,修修补补接续使用,每名官兵都在用行动为中队默默释放自己的光和热。


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。新兵徐皓皓已经懂得一代代农场兵不懈奋斗的意义,军人的价值在于敬业奉献,这也是他来部队的目的。等到将来退伍以后再回到中队,摸摸这里的一砖一瓦,想起里面也有自己的一份汗水,他就感到心满意足。



以责任守业

吃水不忘挖井人

中队营院东南角有一棵柳树,被官兵亲切地称作“老六一”斑驳的枝杈满是风吹雨打的痕迹,没有人知道它从何时起屹立在那里,只知道它是中队最老的“兵”。



每年的七月一日,中队党支部都会组织党员在“六一柳”下对党旗宣誓,“老六一”见证着一股股新鲜血液加入党组织,也见证着他们对党的忠诚。马上,两个中队就要进行合建搬迁,中队想把“老六一”移植到新环境,但深扎根系的“老六一”已无法挪动。



与执勤十五中队的“六一柳”遥相呼应的,是执勤十六中队营房南侧的一座承载官兵精神寄托的雕塑。正中央描着鲜红的党徽,底座上“青春无悔”四个大字是官兵们最深情的倾诉。


现在,官兵们一年四季都能够吃上各种供应的新鲜蔬菜,但中队的菜地也没有荒废,依旧被打理得欣欣向荣。徐城昌每天还是会在这里抹抹田埂,把板结的土块拍碎疏松,他忘不了刚到中队时老班长对他说的话,“虽然现在生活好了,但咱们的传统不能忘,更不能丢。”



两个中队,一种精神,永赓续,不忘本。“六一精神”是农场的根,更是官兵的魂,一代代继承者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,让“六一精神”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。官兵们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,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向党表白着不变的忠诚。


END



(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,转载请联系授权)


监   制:朱传强

主   编:李庆领   王宜海


责任编辑:杨一鸣

值班编辑:杨   洋

投稿邮箱:sdwj_new@163.com

小编微信:sm20181207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